第436章 打手-《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3/3)页
“呃就是把钢锭推进轧钢机的熔炉里。”普拉迪普小心翼翼的道。
他很奇怪眼前的这位先生为什么会对“火钳工”感兴趣,但还是耐心解释起来。
那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常危险。
因为环境温度高,生产线高速运转,推送铁锭需要很大力气,还有重型机械和熔化的钢铁所带来的危险等等。
所以经理们都倾向于雇用,那些已经习惯了艰苦工作条件的工人。
普拉迪普说自己今年二十五岁,但和工厂里的其他工人一样,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老十岁左右。
他来自比哈尔邦的一个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农民家庭。因为土地太少无法养活家人,他就把土地留给了自己的大哥,自己出来到处打工。
他的大部分打工生活都是在印度的西部度过的,一开始的时候,在古吉拉特邦潜口城市苏拉特的船上做电焊工。
但是六个月之后他便辞掉了这份工作,在船舱里待的太久,让他的背很疼。
接着他就开始在孟买、海德拉巴以及班加罗尔的钢铁厂打工,兜兜转转总计做了五年。
后来认识萨卡后,才又来到了果阿邦。
简单的聊了几句,气氛略微放松。
“工厂里的兰巴达人,你了解吗?”德瓦拉姆问。
“我不常和他们打交道,只听说他们很排外,其他人很少能掺和进去。”
“我需要你对付他们。”德瓦拉姆开门见山。
“为什么?”普拉迪普不解。
德瓦拉姆把他们要组织罢工的事说了,几人骂骂咧咧,当即表示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尤其是中间人萨卡,十分积极。
把这些本地佬赶走,他才有更多的中介名额,去外面拉工人。
那都是抽成,都是钱。
“自从改叫苏尔钢铁厂之后,我们的待遇好了很多。不仅工位做了防护,工厂还新开了医务室,小毛病都能解决,也不要钱。”
“保安室还装了电风扇,两台。”莫汉点头认同。
“苏尔先生还准备建新的宿舍楼,两人一间,有水、有电、有风扇。另外如果你们打算买些电器,比如电视机、收音机什么的,只要是苏尔牌,全部是半价。”
普拉迪普和莫汉他们的面面相觑,就连萨卡都双目放光。
“那些狗屎是谁?”普拉迪普拳头握的嘎吱响。
德瓦拉姆把在餐馆遇到的那几个面相粗犷的工人,描述了一遍。
萨卡立刻就报出了他们的名字,普拉迪普他们也点头赞同。
“交给我吧,我知道在哪找他们,罢工这种事绝不会发生。”
“莫汉,你去通知卡西克,明天多带几个保安。”
“是。”
就在德瓦拉姆他们商量要怎么解决工厂的兰巴达人时,对方也正准备搞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