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利刃在手-《国潮1980》


    第(2/3)页

    甚至于连那个远在东南亚,却背后里总不忘了给他挖坑的郭氏集团,宁卫民也一样没放过。

    原先高桥治则和郭氏集团不是在日本东京合作了一个香格里拉的酒店项目嘛。

    现在高桥治则倒了,EIE集团又不想继续投资了,宁卫民干脆和EIE集团的董事们合谋,做出他要高价接手这个酒店项目的样子。

    按合同转让这个业务当然要通知另一个合作方郭氏集团啊。

    结果这个举动可把郭氏集团给吓着了。

    要知道,这次宁卫民整倒了高桥之后,可是够坏的。

    他从蛟川春树手里把两部电影和艺能事务所的大部分权益强夺在了手里之后,面对郭氏集团却连谈都不愿意谈,而是把蛟川艺能事务所的业务做了个大调整。

    所有能转移的资源都被彻底抽干,挣钱的艺人一个都没有,以至于这个事务所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被他用于替雾制片厂培训新人,每月亏损上千万日元的赔本买卖。

    摆明了就是让占小部分权益的郭氏留下来当冤大头。

    郭氏集团也不傻,见势不妙,就赶紧跑路。

    最终他们捏着鼻子低价把艺能事务的股份卖给宁卫民,以亏损过半的方式完成了退出。

    那么鉴于此,已经吃过亏的郭氏集团又怎敢让东京的香格里拉酒店项目再落到宁卫民的手里去?

    那岂不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所以在这件事上,郭氏集团是坚决的反对,拒不接受宁卫民取代EIE集团成为他们新的合作对象。

    接下来他们就只有两个选择了。

    要么他们把自己持有的部分权益也卖给宁卫民。

    要么他们就得高价买入EIE集团手里的那一部分。

    而由于酒店的建设几乎已经接近尾声了,郭氏集团又看中东京亚洲中心的地位,他们实在不愿意把这个已经投注不少心血的东京酒店项目放弃。

    否则的话,不知何时才能在东京再拥有这样的一家酒店。

    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后,郭氏集团还是忍痛选择了溢价来收购。

    就这样,郭氏集团又被宁卫民狠狠坑了一次,这事儿足够郭家的主事人恶心个一年半载的,却为宁卫民又换得了EIE集团的一份人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郭氏集团毕竟还只是恶心,还没破产。

    像电通公司和野村证券,最多也就是需要承担股票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罢了。

    这些负面作用对于企业来说,虽然不好受,也算伤筋动骨,但毕竟还扛的过去。

    在宁卫民所有的敌人里,目前最惨的还是那些在盲目中把自己的未来赌上,却已经输光了所有一切,再也没办法改变落寞结局的人。

    比如皮尔卡顿日本公司那些被宁卫民裁掉的老鬼子们。

    表面上看,宁卫民为了遵守日本法律,合法裁员,给了他们不少钱。

    他们从此能够提前退休,似乎是一件看起来挺合适的美事儿。

    但是有一点他们没想明白,宁卫民却早就想到了。

    那就是在社会风气依旧奢靡的当下,在大多数人仍旧未能看到日本经济已经丧失未来的今天,越早把钱交到这些老鬼子的手里,他们越留不住。

    如果真等到过几年,经济形势明朗了,这些老鬼子没准倒反而落个好结果。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拿到一大笔钱后,这些老家伙,要么去东京的郊外去囤地。

    要么迷信开发商的广告,去投资养老公寓。

    许多人仍旧惦记着想靠不动产增值来发财养老。

    要么这些人沉溺于花天酒地的放纵之中,甚至去把钱都输给了赛马房和“柏青哥”里。

    其实还真用不了多久,对这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一两千万日元的解雇补偿是很难长期留在自己手里的。

    每天深陷赌博旋涡里,一输就输个几十万日元的大有人在。

    而且东京街头是那么多愿意借钱给人救集的金融公司,每十天的利率也不过十分之一。

    这样一来,不知不觉,这些人多半就会被风俗产业,柏青哥榨干了油水,或被女人所骗,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当中不能自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