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游击将军已经是正五品武职,对年轻人来说,已经属于高位,连潘豹也不过是这个品级,这话说得实在有点过誉。 肖赛红闻言却不以为意,只是大喜道: “未曾想丞相如此看重,不若让我儿做丞相义孙?” 说着,又忙对义子道: “大宋朝廷与辽国不同,如今皇帝年幼,王相乃朝中第一人。” “以后有王相看中,何愁我儿不能建功立业,还不快拜谢祖父?” 那义子也十分听话,闻言大喜,立刻跪倒在地,口称祖父。 他也看出来了,这王相对自己义父十分看重。 但没想到自己也有这样的机缘,在大辽没有实现的想法,竟要在大宋实现了。 若真像义母说的那样,自己在大宋还不得飞簧腾达? 王延龄闻言,却有点无语了。 他夸是夸,但没想认亲啊,不说这家伙一个辽人,就是宋人,他也不想跟个武夫认亲。 若被人知道,还不被笑死?那还有清白可言吗? 正这时,门房禀报道: “相爷,侯爷,寇大人求见。” 王延龄连忙岔开话题道: “请进来......” 寇准见这里觥筹交错,脸色并不好,对王延龄拱手叹息道: “王相,你这次是伤了忠臣之心,老太君欲辞官归隐......下官是劝不住了。” 王延龄愣了一下,本能怒道: “胡闹,不经朝廷劾准,怎能说辞官就辞官,把朝廷当成了什么?” 寇准沉默了一下道: “王相,朝廷需要杨家,还望王相设法安抚,不要让天下忠义之士彻底寒心......” 说完,他转身就走。 虽然他一直劝佘太君以大局为重,但对王延龄选人做事也颇有意见,若不是怕朝堂生乱,他高低得谈劾王延龄一把。 王延龄见状,无奈地摇摇头,吩咐道: “备车吧,老夫亲自去安抚一二。” 只是他本就有了年纪,又喝了不少酒,一时竟不能起身,只得道: “守用,你先去留住佘太君,老夫休息片刻便到。” 肖赛红闻言,连忙殷勤道: “我儿先行一步,打探一下,杨家是否已经出城。” “一定要留住她们,等相爷赶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