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猫腻-《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2/3)页
    城北的商坊内。
    里面的店铺每样东西。
    都不会低于一两银子。
    就相当于二十一世纪。
    一座城市的商业中心了。
    张洛来到明朝以后。
    手头上一直是银子紧缺。
    没机会到明代的书铺里面观摩。
    还是头一回到明代的书城来。
    一家铺子如果挣的都是读书人的钱的话。
    那一座精致的匾额是绝对不会少的。
    张洛只见匾额之上。
    写这“徐文安”三个大字。
    除去匾额。
    书铺两边还挂着好些对联。
    以后用上好木头制出的宣传招牌。
    在封建王朝。
    尤其是大明朝。
    卖书是件大好的生意。
    大明开国时。
    太祖皇帝有言。
    书器之税而地方免征。
    在明朝卖书可都是免交税的。
    这么好的生意。
    自然是有钱人都想插一脚了。
    当然越上头的东西。
    越难瓜分。
    徐家能在晋江县商坊里有一家书铺。
    足见他们在泉州府的地位。
    徐夫人把这的书铺分给徐守业。
    也能让人看出。
    做娘亲的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
    看到新主人来了后。
    徐文安的伙计马上迎了上来。
    然后让徐守业先做。
    自己跑到后房找掌柜去了。
    张洛也不着家。
    走进书铺里。
    拿起几本书随意翻看了起来。
    大明朝的书籍主要分这么几类。
    科举的经书,小说以及工匠农务书。
    张洛随手拿起一本《八股定》。
    按照边上文牌的说法。
    这是最新的科举辅导类书籍。
    上面的文章都福建省内。
    毕竟优秀的八股文。
    和二十一世纪的。
    优秀作品集差不了太多。
    看了几页。
    再看了下价钱。
    三两银子一本,好家伙!
    张洛瞬间买了继续读下去的意思。
    这书本行业都快比上盐酒那些奢侈品了。
    张洛又在旁边走动了下。
    除去八股文集这种书外。
    边上都是些小儿类读物。
    和一些工书。
    但是价钱也都让张洛难以想像。
    一本只有三十几页的小儿开蒙书。
    就卖一两五钱银子。
    但是外壳封面比较美观。
    张洛也翻了几页。
    里面的字体也很工程,没有错误。
    第(2/3)页